2008年8月1日

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 健保納入給付

⊙(台中澄清醫院)雙胞胎姊妹長得很像,竟然連子宮肌瘤也長得很像,長出來的位置和大小都很相似!先後接受腹腔鏡子宮肌瘤摘除,卻是「不相似」,因為姊姊在先需自費,妹妹在後卻能健保付費,成為她們姊妹間的溫馨話題。

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婦產科醫師關祥彬表示,子宮肌瘤雖然是女性最常見的生殖器腫瘤,但50%至75%的患者,不會出現任何症狀,而有些患者則是因陰道異常出血、經痛、腹部有下墜感、下腹部有硬塊,或出現不明原因的腰背痛、頻尿、便秘、殘尿感、貧血至醫院診治時,才發現子宮肌瘤的存在。

一對四十三歲的雙胞胎姊妹,先後都發現子宮肌瘤,姊姊已婚生子,於去年進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,當時這項手術屬於自費項目,但由於術後恢復比較快,姊姊做了這項手術後,曾邀妹妹也做此手術,妹妹害怕手術而一直拖延未做。

上個月,雙胞胎妹妹因經血增多導致貧血現象,才到醫院要求與姊姊做同樣的手術,因健保局新規定,她這項手術無需自費,由健保給付。關祥彬醫師表示,雙胞胎姊妹不但都有子宮肌瘤情形,且肌瘤位置和大小也十分相似,真是少見的巧合,顯然與遺傳有很大的關係。

關醫師說,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手術,目前的技術已可以利用精密的儀器在腹腔內完成肌瘤從子宮剝離後,將肌瘤像「削蘋果」似地削成條狀取出,減輕患者手術的痛苦。傳統的手術需要在腹部劃開約十五公分的傷口,術後恢復期約兩週;而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僅需在腹部開三到四個約一公分的小洞,恢復期縮短為三到五天,是治療子宮肌瘤婦女的福音,也顯示健保對婦女的照顧十分用心。

據統計,30歲以上婦女罹患子宮肌瘤的機率高達20%,但大部分患者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,也不需任何治療,只要定期作腹部超音波追蹤檢查即可。

關醫師建議,子宮肌瘤的手術,最好依照患者的年齡、婚姻以及生育的狀況,而做不同考量的手術。有需要保存生育能力者,適合使用子宮肌瘤切除術。若已完全不想生育的中年婦女,則可考慮子宮全切除手術,以避免肌瘤復發的可能,因為子宮肌瘤的患者於手術切除後,仍有約50﹪的復發機率,有人需要做第二次手術。

﹝資料來源:春暉醫星球﹞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